保密薪资制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早期,资本家为了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并且为了防止因薪资攀比造成部分员工心理不平衡产生不稳定情绪,选择不公开员工的薪资情况。这种称之为薪资保密制的制度一直流传到今天。现在不少企业都有“工资保密”的规矩:不得泄露自己及他人的工资数额,不得打听别人的工资数额。那么为什么要实行“工资保密”呢?
很多企业中,往往只有本人、上级经理、财务和人事等少有的几个人知晓员工的具体薪资。工资保密对于激励员工特别是高素质和高技能员工有重要作用,而且也分散了员工薪资差异平衡的心理。员工对工资有攀比心理,工资是员工的劳动所得,对于工资的满足感由三部分组成:“消费满足感”、“价值满足感”、“攀比满足感”。比如企业和员工双方谈妥的工资数额对这位员工而言有“消费满足感”:满足日常开销、日常社交、业务爱好、储蓄等;可能也有与其劳动价值相当的“价值满足感”。但随着上班后时间的推移,员工发现公司其他员工的工资都很高,几个与他同时进公司的同级别员工也明显高出他一截,于是他对月薪“攀比满足感”失衡,产生寻求改变即或跳槽、或争取加薪的情绪。
员工有获知他人工资的心理欲望,由于员工对工资有“攀比满足感”的心理需求,所以他对于获知公司其他人的工资往往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对于那些他认为与自己可类比的同事的工资更有“挖地三尺”的精神。而且对于工资保密,企业无法做到真正“保密”。俗话说,有两个人知道的就不是秘密。也许是有意泄密,也许是无意泄密,我们不必去探究泄密的具体细节。既然员工有获知他人工资的强烈愿望,企业又怎么可能守得住工资的秘密呢?
既然企业实行“工资保密”,那么至少可以说明企业内部的工资确实存在较大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往往是企业解释不清楚的或不愿解释的。不过,企业即使无法实现真正的“工资保密”,也要坚持这一原则,因为实行这一制度至少有这样的好处:员工无法把本公司别人的工资数额作为给自己加薪的公开理由。
实施“工资保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高薪”员工的权益。对于那些相对高薪的员工,如果他的工资被公开,有可能受到同事的排挤和刁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低薪”员工的权益。对于那些相对低薪的员工,如果他的工资被公开,很可能受到同事的轻视。这就有利于企业内和谐的人际关系。版权所有©:云南武贤士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滇ICP备18001812号
53052202000232号
地址:云南省腾冲市腾越镇观音塘社区滨河小区531号 EMAIL:service@cexidi.com
Powered by PHPYun.